打造卓越产品的六项原则

来自内部信的产品策略精华摘录

 · 16 min

如有有效给建议

如果你真心希望他人成长,那就保护好他们的正反馈链路

 · 6 min

销售 Whys

我一直在深入研究一种被称为 Steve Jobs 的 reality distortion field (现实扭曲力场) 的现象,试图理解他是如何做到的。这让我得出了一个有趣的见解,部分灵感来自于 Simon Sinek 一次著名的 TED 演讲。 平庸的销售员销售产品——他们让你购买一件东西。优秀的销售员销售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让你认同一种理念。但那些真正非凡的人,那些经常成为魅力型领袖的人,他们销售愿景——他们销售“why”(为什么)。 我发现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人在自己的工作中并没有主动思考“why”。他们抱怨在公司机器中被当作工具对待,却又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工具化。他们已经将自己的思维设定成像工具一样运作:接收输入,产生期望的输出,然后重复。他们不质疑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它在什么背景下能增加价值,或者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他们打卡上班,完成分配的任务,提交工作,第二天又重复同样的事情。如果这就是他们选择的生活,当公司机器把他们当作工具时,又有什么好惊讶的呢? 在我们的工作场所,我们有一个称为 7/2/1 法则的原则。这意味着,在一个理想的业务单元中,70% 的人专注于交给他们的任务——即what(做什么)。他们的角色是接收输入并交付高质量的输出。20% 的人负责找出完成这些任务的最佳方法——即how(如何做)。其余 10% 的人参与战略讨论,决定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即why(为什么做)。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这个比例更像是 85/10/5。 残酷的现实是,许多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难以找到一个“why”。这种无意义感,在某种程度上是资本主义崛起和宗教衰落的副产品。然而,人们需要一个“why”。如果你能成为那个识别出引人注目的“why”并将其兜售给他人的人,他们会为此不懈地工作——而且这甚至与金钱无关。 这就是强大、有影响力的领导力发挥作用的地方。这正是 Jobs 说服 John Sculley 离开百事可乐加入 Apple 时所做的事情:“你是想用余生卖糖水,还是想获得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 Apple 的愿景——价格合理、设计精美的个人电脑——远比卖苏打水是一个更强大的“why”。 世界不缺勤奋、聪明、训练有素的人。但只有少数人拥有适应市场变化的敏捷性、展望未来的战略眼光,以及向员工和客户推销这些“why”的魅力。

 · 6 min

为什么写博客

一种真正自然的冲动 我很快发现了自己对写作的热情,我甚至比阅读更喜欢写作。我的父亲,一位前作家后转型的企业家,可能影响了我。我很小的时候,在小学就开始写作,诗歌是我的初恋。 写作感觉更像是一种自然的冲动,而非一项责任。如果我不写作,我会感到不适。脑海中有无数思绪盘旋,写作提供了一种释放,几乎像一种治愈。 我认识到写作的好处:它有助于重新组织思绪、形成结构化的想法并巩固理解,正如 Feynman 在他的学习方法中所强调的那样。然而,这些好处并没有促使我去写作。我写作是因为如果不写,我会感到不安。我坚信对大多数人来说,人性就是这样运作的:一种习惯只有当它感觉像是来自内心持续而迫切的需求时,才能持续下去。仅仅说“这是一个好习惯”很少能激励人们去培养它。 我过去常常用 iPhone 自带的备忘录 app 来整理思绪。但大学毕业后,我的想法变得更加复杂和系统化,超出了简单备忘录所能处理的范围。所以,我决定开始写博客。 一个让人们认识我的窗口,即个人品牌 每当我遇到一个新的有趣的人,或者和一些老朋友叙旧时,我真的有很多东西想分享,而这些分享通常更多的是关于学习心得而非新闻八卦。随着我每天遇到更多有趣的人(这是一个好迹象!),我感到重复介绍我的学习心得已经烦人到让我想实现某种形式的自动化,而写博客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写博客也帮助我建立个人品牌。我相信个人品牌在其影响力方面是一个被低估的资产,而在其成本方面则被高估了。像任何其他资产一样,个人品牌会产生复利。尽早踏上指数增长的道路,最终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我对其他形式的媒体(音乐、艺术、视频等)既懒惰、不感兴趣,也力不从心,这使得写博客成了一个无需思考的选择。 练习写作 尽管我常说自己在中英文方面都是双语者,但我必须承认,在写出非常简洁、优雅的文章方面,我两种语言都很糟糕(我为此钦佩 George Orwell)。很多时候,我的英文写作听起来像是中文翻译过来的,反之亦然。实际上,我自然的写作风格是两种语言的混合体。 考虑到这个博客的潜在读者主要使用中文和英文,我决定让博客成为双语的。这也将帮助我练习和提高我在这两种语言上的写作技巧。 关于原创性 我不会声称我的写作有很多原创性。我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对我所敬佩的人思想的个人重新诠释。我的灵感主要来源于 Elon Musk 、Paul Graham、Sam Altman、Brain Chesky、Steve Jobs 和 Naval Ravikant 等人。(这个名单会继续增加……)

 · 6 min